不伤害品牌形象的渠道上寻找增量
Posted: Thu Dec 26, 2024 9:32 am
人看看,测试下。 二、开屏广告流量巨大,但你接住了多少 开屏广告是用户进入APP的必经之路,尤其那些国民级APP,CTR(点击率)再低也能有巨大的流量,流量来了,你如何接住? 现在开屏承接流量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跳转到第三方应用,比如音乐APP开屏点击跳转到购物APP,直接引导完成购买,这种比较多。因为购物APP的转化流程是最成熟的,如果用户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也是最容易转化的。 二是跳转到品牌自己的官网或详情页,这种如果体验很顺滑还好,用户能沉浸式浏览品牌内容,不会被其他信息干扰。但有的后台根本不支撑这种大流量转化能力,操作繁琐,时有卡顿,纯属浪费预算。 三是在同一个APP内完成从曝光到转化的闭环,如果本身就是购物APP,这种路径是很自然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容APP也开始发展电商,有的把开屏、信息流、品专当作一个整体去设计,品牌曝光之后,伪装成原生信息流内容的产品广告亮出,引导用户深入了解,完成转化,整个流程跟去公园遛弯顺便在摊位上买个东西一样流畅,未来也许是一种趋势。
三、把开屏当作健身房,主要是去秀肌肉的 开屏是APP的脸面,开屏 比利时电话号码数据 广告很贵,动则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预算,地位很不一般,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霸主也不为过,相当于传统纸媒时代的封面广告,或者户外广告的城市地标广告位。 能投开屏的一般是成熟的一线大牌,很少见到小品牌或新品牌投开屏。这种动作,先不谈效果,投放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说明品牌就是有实力。但地主家也没余粮,有实力并不代表可以瞎做。 麦克卢汉老师认为媒介即信息,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媒介就是信息的一部分。你用什么样的媒介,就透露出你的品牌段位在哪里。大品牌从来不会投互联网上的“电线杆广告”,就是那种花里胡哨、闪烁不停的电子牛皮癣。 有一段时间,国内的品牌特别喜欢去纽约时代广场的户外广告上露个脸,那地方能有几个受众可想而知,但投放动作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品牌广告,甚至还会有国内软文跟进,“XX品牌登陆美国时代广场”之类的。
所以很多品牌把开屏当作健身房,要推新品了,签了明星代言了,有新的营销动作了,投开屏往往是一个标配。主要目的不是健身,而是去秀肌肉。但前提是,你真的是个肌肉男。 作者:陈无用,微信公众号:陈无 本文由 @陈无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
三、把开屏当作健身房,主要是去秀肌肉的 开屏是APP的脸面,开屏 比利时电话号码数据 广告很贵,动则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预算,地位很不一般,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霸主也不为过,相当于传统纸媒时代的封面广告,或者户外广告的城市地标广告位。 能投开屏的一般是成熟的一线大牌,很少见到小品牌或新品牌投开屏。这种动作,先不谈效果,投放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说明品牌就是有实力。但地主家也没余粮,有实力并不代表可以瞎做。 麦克卢汉老师认为媒介即信息,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媒介就是信息的一部分。你用什么样的媒介,就透露出你的品牌段位在哪里。大品牌从来不会投互联网上的“电线杆广告”,就是那种花里胡哨、闪烁不停的电子牛皮癣。 有一段时间,国内的品牌特别喜欢去纽约时代广场的户外广告上露个脸,那地方能有几个受众可想而知,但投放动作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品牌广告,甚至还会有国内软文跟进,“XX品牌登陆美国时代广场”之类的。
所以很多品牌把开屏当作健身房,要推新品了,签了明星代言了,有新的营销动作了,投开屏往往是一个标配。主要目的不是健身,而是去秀肌肉。但前提是,你真的是个肌肉男。 作者:陈无用,微信公众号:陈无 本文由 @陈无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