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的故事及其對行銷的影響
2019年,Volvo發起#SelfieForSafety活動,概述其安全第一的品牌定位。
這家汽車製造商要求人們在 巴西 WhatsApp 負責人 該活動的標籤下發布一張在停放的汽車內係好安全帶的自拍照。
沃爾沃的舉措得到了消費者的大力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該品牌將其用於重要研究。
透過檢查這些圖片,沃爾沃發現十分之四的人沒有正確係安全帶,事實證明這一發現對於品牌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證明了自拍的多功能性。
2020 年自拍仍然流行嗎?
我們都喜歡不時自拍,而上述的三個活動無疑證明了這種易於理解的藝術形式對數位行銷世界的正面影響。
但是,今天呢?
2016 年,網路上傳了240 億張自拍照。 2018 年,研究顯示每天有9400 萬張自拍照被添加到網路上。這是非常多的伸展手臂和撅起的嘴唇。
與許多社交時尚一樣,自拍熱似乎正在減弱。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人性促使我們不斷探索自畫像——因此說自拍照在今天沒有意義就有點像說攝影已死。
版權方面的法律問題也隨之出現:最臭名昭著的是“猴子自拍照”,在經過漫長的法律鬥爭後,印度尼西亞鳳頭獼猴鳴人被認為實際上並不是他所點擊的自己快照的所有者使用自然攝影師的相機。
隨著我們的社會意識越來越強,自拍近年來變得有些妖魔化——許多專業人士表示,這種形式的攝影可能會因不斷的自我審視而導致憂鬱或飲食失調等心理健康問題。但另一方面,許多自拍愛好者聲稱,在網路上拍攝自己的肖像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
如果使用得有品味和影響力,自拍照可以提供內容驅動的參與的終極形式之一,並為各行業提供無盡的用戶生成內容的機會。
在世界陷入封鎖狀態之前,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大量的旅行自拍讓這種媒介顯得有些單薄。但是,在當前的 Covid-19 氣候下,自拍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復興,因為人們開始戴著越來越時尚的面具自拍(現在的照片被稱為「面具」)。而且,為了因應疫情期間網路詐欺的增加,包括銀行在內的機構一直在使用自拍照來驗證官方客戶。所以,是的,在當今世界,不起眼的自拍照仍然是一項極其寶貴的資產。